急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较大影响,了解急性肾炎的相关知识,并做好相应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急性肾炎通常由感染后引起,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发病机制主要是免疫反应导致双侧肾脏弥漫性炎症,患者在发病前 1 - 3 周多有前驱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皮肤感染等,随后逐渐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对于急性肾炎患者的护理,首先要关注休息,发病初期应卧床休息 2 - 3 周,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退、血压恢复正常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休息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促进身体恢复。
饮食护理也不容忽视,应给予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 2 - 3 克,因为水肿和高血压是急性肾炎常见症状,低盐饮食可减轻水肿,要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为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护理的关键环节,要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包括尿量、饮水量、呕吐量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监测血压、水肿情况,如患者出现头痛、视物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可能提示病情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
皮肤护理同样重要,由于患者存在水肿,皮肤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破损和感染,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受压,经常更换体位,对于水肿严重的部位,可使用气垫床等辅助工具。
心理护理也不可忽视,急性肾炎患者可能因身体不适和对疾病的担忧而产生焦虑情绪,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急性肾炎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多数患者可在数月内临床治愈,但部分患者可能会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肾炎,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
急性肾炎的护理涵盖多个方面,从休息、饮食到病情观察、皮肤护理以及心理关怀,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应共同努力,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预防疾病的不良转归。
发表评论
急性肾炎护理需关注水盐平衡,防治要点在于早发现、及时治疗与合理饮食管理。
急性肾炎护理需关注饮食控制、休息与感染预防,防治要点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定期监测肾功能。
急性肾炎护理需关注水盐平衡,防治要点在于早发现、及时治疗与预防感染。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