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在炎热夏日如同潜藏的危险幽灵,时刻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作为医院护理部主任,深知中暑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时,患者往往会感到口渴、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乏力等不适,但体温基本正常,若此时能及时脱离高温环境,补充水分和盐分,症状多可缓解,而轻症中暑除了上述症状加重外,体温会升高至 38℃以上,还可能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重症中暑则最为严重,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热衰竭常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热射病最为凶险,体温可高达 40℃以上,伴有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死亡率极高。
在医院的日常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中暑患者,记得有一次,一位户外工作者因长时间暴晒在高温下,被紧急送来医院,当时他体温高达 41℃,意识模糊,处于热射病状态,我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争分夺秒进行救治,将患者转移至凉爽通风的环境,脱去衣物,用湿毛巾擦拭全身进行物理降温,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充生理盐水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经过医护团队的全力抢救,患者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为了有效预防中暑,我们在护理工作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对于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群,要提前做好防暑知识宣传,提醒他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劳作,工作时要佩戴好遮阳帽、遮阳伞等防护用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对于年老体弱、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更要格外关注,尽量减少他们在高温时段外出活动。
中暑是可防可治的,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中暑防治知识的宣传与培训,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在临床工作中要不断提升中暑救治能力,为中暑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炎炎夏日里平安度过。
发表评论
警惕中暑,守护生命绿洲——让健康防线在炎夏里坚固如初。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