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中,低剂量螺旋CT(LDCT)因其高灵敏度被广泛认为是有效的筛查工具,能够发现直径小于3厘米的肺部结节,高灵敏度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假阳性率增加,导致不必要的生物活检和心理压力,如何在这一对矛盾中寻找平衡点,是肺癌筛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护理部主任建议采用“风险分层”策略,根据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家族史等危险因素进行初步评估,将患者分为不同风险层级,对于高风险患者,建议进行LDCT筛查;而对于低风险患者,则可考虑其他更为经济、便捷的筛查方式,如胸部X光片,在解读LDCT结果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背景和影像学特征,避免过度解读小结节影,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医疗干预。
加强患者教育也是关键,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正确理解筛查结果,减轻因假阳性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肺癌筛查需在灵敏度与假阳性率之间找到平衡点,通过风险分层、综合评估和患者教育等措施,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患者的接受度。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