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铁路隧道工程以其独特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占据着重要地位,铁路隧道施工环境特殊,作业空间有限,施工工艺复杂,各类风险交织,这不仅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也给现场的医疗护理保障带来了诸多难题,作为医院护理部主任,深知在这样的特殊场景下,如何构建高效、专业的护理安全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塌方、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风险时刻存在,一旦事故发生,受伤人员往往伤势严重且情况复杂,比如塌方事故可能导致人员被掩埋、挤压,造成骨折、颅脑损伤、内脏破裂等多种创伤;透水事故会使伤者面临溺水、低温伤害以及可能引发的感染等问题;瓦斯爆炸则可能导致烧伤、吸入性损伤、中毒等一系列严重后果,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伤情,护理团队必须具备快速准确的伤情判断能力和应急处理技能。
护理人员要熟悉各类创伤的急救流程,在隧道现场,应迅速对伤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生命体征是否平稳,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如开放气道、止血、包扎、固定骨折部位等,为后续的救治争取时间,由于隧道内空间狭窄,转运伤员困难,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在有限空间内安全、高效转运伤员的方法,确保伤者在转运过程中病情稳定,避免二次伤害。
为应对铁路隧道施工中的突发状况,医院护理部应与施工单位紧密合作,提前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模拟各种事故场景,让护理人员在实践中熟悉应急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协同作战能力,储备充足的急救药品、设备和物资,并确保其在隧道环境下能够正常使用,配备适合狭窄空间操作的便携式心肺复苏设备、多功能监护仪、止血包扎用品等,还要考虑到隧道内可能出现的电力、通信中断等情况,准备好应急照明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等。
对参与铁路隧道施工医疗保障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也不容忽视,培训内容不仅涵盖常见创伤的急救技术、危重症护理知识,还应包括隧道施工环境特点、安全防护知识等,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适应隧道现场的工作需求,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受伤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铁路隧道施工中的护理安全保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护理团队、施工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只有构建完善的保障体系,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应急能力,才能在面对突发事故时,最大程度地保障受伤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伤亡损失,为铁路隧道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