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常见且传染性极强的眼部疾病,它来势汹汹,给患者的眼部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容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播,给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一定影响,作为医院护理部主任,深知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CA24v)引起,其传播途径广泛,可通过接触患者的眼部分泌物、使用过的毛巾、手帕、脸盆等物品传播,甚至在公共泳池、浴室等场所,因接触被污染的水也可能感染。
患病后,患者眼部会出现明显症状,初期表现为眼内有异物感、刺痛,随后眼睛迅速充血,可呈鲜红色,严重时整个结膜下都可见片状出血,伴有大量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晨起时上下眼睑常被分泌物粘连,睁眼困难,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
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治疗,首先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抗病毒眼药水频繁滴眼,睡前涂眼膏,以控制感染,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患者需严格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防止加重感染或传播给他人,使用过的毛巾、手帕等要煮沸消毒,脸盆、眼药水等个人用品应专人专用。
在护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时,我们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患者眼部疼痛加剧、视力明显下降、出现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合并其他并发症,需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为了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发生,公众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眼部前后,在公共场所,尽量避免用手触摸公共物品,如需接触,可先使用纸巾等隔开,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如泳池、浴室等场所要做好消毒清洁工作,确保水质卫生。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虽然来势凶猛,但只要我们做好防治与护理工作,就能有效控制其传播,减轻患者痛苦,让我们共同关注眼部健康,积极预防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守护明亮的双眼。
发表评论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与护理,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及时隔离患者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