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如何有效识别并实施急救措施?

在紧急医疗救援中,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而成为医护人员必须迅速应对的紧急状况之一,脑梗塞的发生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其症状通常包括突然出现的面部、手臂或腿部无力,尤其是身体一侧;突然出现口齿不清、说话困难或理解语言困难;突然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突然行走困难、头晕、失去平衡或协调性;以及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等。

如何有效识别? FAST”原则:Face(脸)是否下垂?Arm(手臂)能否平举?Speech(言语)是否清晰?Time(时间)是否紧迫,需立即就医?一旦发现上述任何一项异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让患者保持平静,避免过度激动或剧烈运动,以减少脑部进一步损伤的风险。

实施急救措施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脑梗塞,如何有效识别并实施急救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侧卧,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防止窒息。

2、避免自行用药:切勿随意给患者服用药物,特别是未经医嘱的溶栓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3、心理安抚: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保持冷静,减少恐慌情绪。

4、记录发病时间:准确记录发病时间对后续治疗至关重要,有助于医生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溶栓治疗等紧急措施。

5、等待救援:在专业救援人员到来之前,尽量减少移动患者,保持其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运或检查。

脑梗塞的快速识别与及时救治是关键,作为护理部主任,我们不仅要对护理团队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识别与急救能力,还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社会对脑梗塞早期症状的认知,共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