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这一常见的血液问题,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备受关注,它并非简单的一种病症,而是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健康状况。
贫血,简而言之,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其成因多样,可能是由于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缺乏维生素 B₁₂ 或叶酸等;也可能是造血功能出现异常,像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还可能是因慢性疾病、失血等因素导致。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敏锐地察觉贫血患者的种种表现,面色苍白是较为直观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自述乏力、头晕、心慌,活动耐力明显下降,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情况,甚至影响到心脏功能,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这些症状的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铁剂是关键治疗措施,我们会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铁剂,告知他们铁剂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便秘等,让患者有心理准备,提醒患者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绿叶蔬菜等,以促进铁的吸收。
巨幼细胞贫血则与维生素 B₁₂ 和叶酸的缺乏有关,护理过程中,要确保患者按时按量补充这些营养素,对于因胃肠道疾病导致吸收不良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特殊的给药方式,如注射维生素 B₁₂ 等。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更为复杂,我们要严格做好感染防控,因为这类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病房要保持清洁、空气流通,限制探视人员,防止交叉感染,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程长、病情反复,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鼓励,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除了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在贫血防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会向患者及家属普及贫血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贫血的成因、症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贫血虽常见,但通过我们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多数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改善,让我们共同关注贫血,呵护血液健康,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