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护理的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境:患者除了生理上的病痛外,还伴随着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需求,这时,作为护理部主任,我深感仅凭医学知识难以全面应对患者的全面需求,如何从社会学家独特的视角出发,更好地平衡医疗护理与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呢?
社会学家提醒我们,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无病的状态,更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福祉的完整状态,这意味着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生理恢复,还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对其康复的影响,一位因中风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除了需要专业的康复训练外,还可能因社会角色的改变而感到沮丧和孤独,这时,护理团队除了提供日常照护外,还需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同时考虑患者的社交需求,组织适当的社交活动,帮助其重新融入社会。
社会学家强调“关系”在个体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医疗护理中,这体现在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患者与其家庭成员及朋友之间的互动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安全感,促进其康复,作为护理部主任,我鼓励团队成员学习社会学中的“关系理论”,在护理实践中注重建立和维护这些关系,如通过倾听、共情和积极反馈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社会学家还提醒我们关注“权力”和“不平等”问题在医疗护理中的体现,这要求我们在提供服务时保持公正、平等,避免因性别、种族、经济状况等因素导致的差异对待,在制定护理计划和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多元背景和需求,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护理服务。
从社会学家的视角出发,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医疗护理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还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整体健康需求,促进其全面康复。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