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常面对因各种原因而情绪失控的患者,一个鲜为人知却真实存在的场景是,在赌场中,情绪失控的赌徒同样需要“特殊护理”,这不仅关乎医学知识,更考验着我们的心理干预能力。
想象一下,一个在赌桌上连战数小时、输光积蓄的赌徒,突然间情绪崩溃,大喊大叫,甚至有自残倾向,这时,作为护理部主任,我必须迅速评估情况:他的生理状况(如血压、心跳)、心理状态(如恐惧、绝望)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随后,我需制定一套紧急应对方案:安排专人进行物理隔离,确保赌徒与他人安全距离;利用我的专业知识进行心理疏导,尝试稳定其情绪,同时联系心理医生进行后续治疗;与赌场管理层沟通,建议设置更为严格的情绪监测机制,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医院还是赌场,“护理”的核心理念是相同的——即以患者(或赌徒)为中心,提供必要的生理、心理支持与干预,不同的是,医院面对的是生理疾病,而在这里,我们面对的是因赌博成瘾而引发的心理与情绪危机,这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方,“护理”的边界与价值始终如一。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