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摩托车事故伤患者并不少见,这些因驾乘摩托车发生意外而受伤的患者,给护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思考。
摩托车因其速度快、灵活性高,在给人们带来便捷出行体验的同时,也潜藏着较高的安全风险,一旦发生事故,伤者往往伤势复杂且严重。

从护理角度来看,首先要面对的是对伤者伤口的紧急处理,摩托车事故中,伤者可能因与地面剧烈摩擦、碰撞等,导致大面积擦伤、撕裂伤,甚至开放性骨折,护理人员需迅速且精准地对伤口进行清创、止血、包扎等操作,防止伤口感染,为后续治疗争取最佳时机,对于一处深度撕裂伤,要仔细清理伤口内的异物,认真缝合断裂的组织,同时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肿胀等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骨折护理也是关键环节,摩托车事故导致的骨折类型多样,如四肢骨折、脊柱骨折等,对于骨折患者,固定骨折部位至关重要,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如夹板固定、石膏固定或牵引固定等,在固定过程中,要确保固定的力度适中,既能有效固定骨折端,又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压迫或损伤,要密切关注患者肢体的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防止出现因固定不当导致的并发症,如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像一位下肢骨折的患者,护理人员不仅要每天检查固定装置的松紧度,还要询问患者下肢的感觉,查看皮肤颜色、温度等,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向医生汇报。
心理护理同样不容忽视,摩托车事故往往是突然发生的,伤者及其家属在短时间内遭受巨大的身心创伤,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心理上的安慰与支持,向患者介绍治疗方案和康复前景,帮助他们树立战胜伤痛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于一位因事故导致面部毁容的年轻患者,护理人员多次与他谈心,鼓励他勇敢面对现实,介绍一些成功康复的案例,让他逐渐走出心理阴影,积极投入到康复训练中。
通过对摩托车事故伤护理工作的深入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医院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摩托车驾驶风险的认识,倡导安全驾驶行为,护理工作者自身也应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以更高效、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助力摩托车事故伤患者早日康复。


添加新评论